当前位置:听风挽笑>都市言情>京港回信> 第 43 章 43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 43 章 43(2 / 4)

,而是她总是习惯性地随手在原书上做些笔记,如果与他人共享,就好似在拆解自己隐秘的心事一般。

好在现在这个年代喜欢看书的朋友不多,而且还有电子书,所以通常也没人找她借书。

“你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,请自便吧。”

面对贺砚庭,她有着天然的紧张与敬畏。

湖蓝色的睡袍衬着她颈部的皮肤愈发细腻雪白,乌黑的长发柔软地拢在耳后,半遮半露的脸颊泛着丝丝点点的红晕,像是初绽枝头的薄樱,在寂寂月色下何其乖顺娇艳。

男人的眸光有一闪而过的动容,但转瞬而逝,克制地略过那两瓣诱人的殷红。

等施婳抬眸时,只觉得眼前的男人秉持着一贯的寡淡,只是如常略过一排排书脊,最后腕骨微抬,状似随意地

() 取下其中一本。

施婳暗自松了口气,因为他拿下的这本,是她还没看过的,自然也就没有任何笔记。

正当她欲转身之时,贺砚庭的眸色却仿佛顿住。

她微怔,旋即循着他的目光望去,意外察觉他的视线恰好落在她存放信件的那一格。

贺砚庭深眸略沉,似在考究。

施婳一时讶然,毕竟这些旧信封确实非常精致,而且被她妥善保管了十来年,至今完好无损,还是上品的羊皮纸,火漆印戳也相当精巧,显然来自于重要的友人。

这样厚厚一沓书信,对她如今的年纪和身份来说,莫名显得有些暧昧。

她也尚未来得及理清自己究竟是怕贺砚庭误会些什么,只一心忙着解释:“这些书信来自于我幼时的一位笔友,是在读书论坛上认识的,那时候聊得很投缘,加上我刚来京北时身边也没有适龄的朋友,便一直与他通信,大约持续了三年,已经许久未联系了。”

少女声若黄莺,嗓音清婉悦耳,细声细气地在他面前解释,书房内渐渐弥漫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气氛。

贺砚庭清隽的面庞没有多余的情绪,一时也未搭腔,令施婳全然琢磨不透他的心思。

这样多的信件,还装在如此复古考究的信封里,好似少女时代收集的情书一般。

但真的不是……

也怪她整理东西时匆忙,没有思虑周全。

因为在老宅时卧室只有她自己使用,平时家中其他人也不会对她的私人物品感兴趣,她就习惯性把这些书信收藏于书柜装有玻璃格挡的格子,既赏心悦目,又不会落上灰尘。

惯性而为,这次搬家过来,她也没有改变这一习惯。

“这位笔友是沪城人,也不知是男是女,我当年不过十岁出头,也不在意这些,只觉得应当是一位比我年长些的朋友。大约每月一封信,持续了三四十封,对我而言也算是珍贵的友谊,所以一直保留下来。”

她暗暗掐了下掌心,着实是不想令他误会。

好在贺砚庭平静地睨了她一眼,没有任何旁的情绪,似乎对此事不感兴趣,只是未免她尴尬才淡淡接腔:“嗯。”

施婳眼睫微颤,这才暗自松懈下来。

他看起来是不会介意的,大约也不至于多心。

想来以他的年岁,无论这些书信是来自于她学生时代的暧昧对象,亦或是笔友,对他来说应该都是无关紧要的事。

他多看两眼,兴许只是觉得信封别致罢了。

/

偌大的主床上,贺砚庭倚在左侧,在昏黄护眼的阅读灯下安静地翻书浏览。

施婳还未上床,只倚在窗边的丝绒贵妃椅上。

她还没想好今晚自己到底睡哪儿。

虽说这主床实在巨大,就算两人同眠,想必也能做到井水不犯河水。

但主卧有沙发,还有贵妃椅,以贺砚庭的身高体型自然不方便,但对她来说足够了。

本来应该

好好思虑下这事。

但她捧着书没翻几页,思绪却已然飘远。

因着对贺砚庭提及了旧事,她不由得记起自己刚被贺爷爷带回老宅的那段日子。

那年她十岁,介于懵懂与明理的年纪。

在香山澳时,虽然三年不见父母,她心里时常存疑,但有爷爷奶奶以及各路师长同学乃至邻居的周全隐瞒,加上当年视频通讯还不算常见,她是直到爷爷奶奶陆续过世,才得知父母已故的真相。

六岁那年,母亲徐芝霓在瑞士采风突遇缆车事故,当场坠亡。

事发后,因为她还太小,爷爷奶奶和爸爸一同对她隐瞒,爸爸在家中还要强颜欢笑,尽可能使幼小的她相信妈妈真的只是在国外“拍戏”。

因她知道自己的母亲是演技精湛的金像奖影后,经常需要外出工作,出国也很寻常,便不曾怀疑。

而同年,父亲施怀璋在开车时为了救一对母女,情急之下急打方向盘,撞向了桥边护栏,经过两日抢救最终过世。

父亲去世后身边的人才得知,原来父亲因为痛失爱妻,过分悲恸,精神和心理状况早已出现问题,只是他为了守护幼女,也为了在年迈的父母面前维系坚强,所以一直隐忍平静,甚至连工作都没有暂停。

而爷爷奶奶本就是临近中年才得子,施婳幼时他们已经相当年迈,素来患有各种老年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