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听风挽笑>历史军事>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> 第198章 乾嘉学派的威力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98章 乾嘉学派的威力(2 / 2)

一些读书人连忙拿出笔墨开始抄录王文龙所说内容。

对众人都惊讶王文龙毫不奇怪,因为他所说的东西乃是清代汪中反对贞女的论据,自然会有这样的反响。

原历史之中有关贞女的大讨论还要绵延百年,而最后从儒家学说方面提出终极质疑的人就是乾嘉学派的大佬汪中。

还是那句话:论到考据讲道理,清代的训诂学家碾压明人。

明代的儒学家觉得贞女符合礼法,那么汪中就直接攻击他们的大本营,汪中把《礼记》中的相关观点一句一句加以分析,然后就发现按照《礼记》男女结婚应该有八个步骤,而死了未婚夫的贞女最多只能做到第五步,第六步“迎亲”总不能让死人骑着马去把女子给接回来吧?

所以按照《礼记》之中对婚礼的要求,贞女根本就没有完成婚礼。

而贞女没有完成婚礼,还不是夫家的人,后续行为全都违礼,按照礼法未出嫁的女子应该为父母斩衰(穿最重的孝服),出嫁的女子应该为亡夫斩衰,女子不二斩衰。

而贞女既然未嫁,却往往又为亡夫斩衰,这是违法儒家礼教的“不二斩”规则,是对自己父母的大不敬。

同样,贞女亡夫并未完婚,却被亡夫的孩子叫母亲,被亡夫的父母叫儿媳,死后还与亡夫合葬……全是违背礼法之事。

汪中提出的观点震撼天下,几乎将几百年对贞女问题的讨论全部终结。

而此时吴国华听的也是目瞪口呆,嘴唇颤抖,他想要找出话来反驳王文龙,却思来想去说不出任何理由。

历史上汪中当然也有对手,不过那得是同样有深厚考据学功底的清代儒学理论家,以此时明代人对于训诂学的研究,王文龙提出的观点十年之内恐怕都难有对手。

“未完婚、不二斩……”

学官蔡景榕反复斟酌着王文龙的话,越想越是觉得有道理。

这时人从来没有想过贞女现象其实根本就违背儒家理论,以至于所有反对贞女的文章在理论角度都很牵强,王文龙说出的话却真是振聋发聩。

“建阳公真是论理精到,有理有据。”建宁名士程九言连连点头。

一旁的名士游应龙也是说道:“建阳先生的经学功底真是令人惊叹。”

程九言道:“最难为他一心都是为女子着想,看来贞女之事真不当为之。”

王文龙的会讲结束,最后还向大家推销湘妃纱,而王文龙还没下台就已经被一众文人给围住。不少人都在称赞王文龙刚才的论点。而吴国华早已灰溜溜离开。

程九言也将记录拿到王文龙面前道:“建阳先生今日所言可否收入我的文章之中?”

王文龙见他好大年纪,显然也是本地高士,点头道:“先生自写无妨。”

贞女现象也是明清时代毒害女性的一个习俗,受这习俗所规劝的女子因此一生不行夫妻之事。比如明末大儒顾炎武从小就被过继给王氏抚养,他的母亲王氏就是贞女,十四岁还没嫁人就守寡了,十六岁收养了顾炎武,此后直到六十岁去世一直守寡,而这样的女子不在少数。

程九言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抗倭忠烈程伯简,地方上都有忠烈祠的,程家也是建宁大户。

程九言虽然不仕科举,但却也有名士之名,听过王文龙的会讲之后,回家便动笔写作文章,然后便直接将文章送到福州的报纸上发表。

此时福州已经出现许多种刊物,面向不同阶级,不少都找到自己的定位,之前刊载攻击王文龙之文章的《仓山诗丛》就是其中新晋崛起的名刊之一。

几天之后,《仓山诗丛》编辑部之中,审稿曹学佺便收到了程九言的文章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